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资源 >> 正文 >> 正文

心力构架四大思维框架

来源:框架 时间:2025/6/20

对于同一件事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继续阅读并推荐好书《心力》,作者:吴世春。

在本书中,关于认知力的提升,作者开门见山指出要提升认知力,转变思维模式非常关键,要转化思维模式,可以尝试从学习实践以下四大思维框架出发。

思维框架1:终局思维

具体来讲,终局思维就是逆向思考,从当下推演到未来,然后站在未来看现在,其核心就是以终为始。

很多做战略的,常提到的一句话,“想十年,看三年,干一年”。大概意识是看问题在时间维度上,需要兼顾长中短期,同时针对不同时间范围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投入度。

既不能只是埋头赶路,也不能只是仰望星空。但现实做企业做事,埋头赶路的多,仰望星空的往往不足。

这导致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每天都在自己感动自己,到头来却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一场空。

包括我们的人生也适应同样的原理,你的十年,二十年人生愿景是什么。这么想问题不仅能让我们的行动保持连贯性,同时也能让我们抓到主要矛盾,不为生活的琐事所困,不为眼前暂时性的困难所焦虑。

思维框架2:第一性原理

溯源、回归原点、回到常识,因为我们看重的永远是事物背后最本质的东西。

我第一次学习这个原理还是在混沌大学的创新课程里,当时深受震撼,并对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战略思考的方式印象深刻。

第一性原理,是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非常好的一个工具。分析问题,界定问题,抽丝剥茧地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到症结所在,找到本质所在,是我们解决任何问题,非常高效的一步。

思维框架3:增量思维

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创业蛋糕,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同行,这块蛋糕才会越做越大。

面对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价格战,渠道战,聚焦在市场份额的抢夺上。本能地会采取零和博弈。

但很多时候,很多市场都并非处在饱和竞争的状态,市场竞争99%的时候也并非一直处在你死我活的状态。

同时一起做大市场不仅是一种竞争策略,同时也是体现做事的格局,格局足够大的人才能有机会分享到更大的蛋糕。

思维框架4:模型思维

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事物才可以复制,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我的理解是需要用完善的,简单的模型去梳理、理解、处理繁杂的事物。帮助我们陷入具体的事物细节中,也帮助我们不是被细节一直牵着走。学会用系统化,有逻辑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我们要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问题都具有普遍的共性和规律。为了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方案也需要更加标准化,这也是更省力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