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有的人说话让人特别舒服
感觉他说的很贴合咱们的感受
和这样的人交流起来呀
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社会小实验:
当消费者来到超市时,我们准备了两种标语的猪肉,消费者可以看见货架上摆着两种包装的猪肉,分别写着“75%瘦肉”和“25%肥肉”,你觉得消费者会选择哪一盒?
实验证明,多数消费者更偏向选择“75%瘦肉”。
为什么呢?同样的东西,换个说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框架效应”的威力!
框架效应:心理学上把对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不一样的描述导致的不同的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或问题的描述,都会产生一个框架,而对方的反应基本就在这个框架限定范围之内。
在生活中,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怎么说。
举几个小例子:
例一:健身房打广告,
宣传标语是“每天一杯饮料钱,拥有完美好身材”。
这个时候我们会进入一个好便宜的框架中,
从而冲动消费,其实最后的消费金额算起来一点不便宜。
例二:病人做手术
医生对病人说这个手术有10%的死亡率,
可能很多人就不敢做了。
如果说有90%的成功率,那么病人的心情就会好的多。
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结果差别可能很大。
四个公布信息的原则
1.有几个好消息应分开发布。分别经历两次获得的高兴程度之和大于同时经历所带来的总的高兴程度。
2.有几个坏消息应一起发布。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3.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一起发布。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
4.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分别公布。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
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值得大家一起慢慢学习!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