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锦城教师
——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在成都锦城学院第六届尊师节暨纪念孔子诞辰周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各学院教师代表发言
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代表谢天开:
他在会上围绕如何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以及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准等内容进行了发言。他提到文传学院长期以来依托学院社会资源等邀请到高水平学者进校举办学术讲座,为学子们展示前沿学术成果,分享学术研究经历,讲授“技术文科”实用技能,有效助力广大学子提升学业兴趣、开阔学术视野、不断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他建议要继续大力开展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对学术讲座的管理制度设置方面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清晰。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以及提升科研水平等工作方面,他提到一是在论文研究方面,相关激励制度要更加完善;二是希望组建成都锦城学院学术委员会,聘请教授学术委员,主要职责为评审校级课题、参审校外课题、审评教师职称科研成果、推进各学院科研项目等等,为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学术研究环境贡献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代表朱丽萍:
她担任营销策划、跨境电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校内营销策划大赛的组织老师,学生社团市场营销协会的指导老师。她在会上以“教赛相长,让长板更长”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锦城学院的成长与收获,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一是为学而赛、长在能力,近7年来组织了人次参加校内营销策划大赛,在省级比赛中获奖数量、获奖人数逐年提升,实现飞跃。二是为教而赛、长在创新,通过大赛促进了产教融合,带来了教改创新,也让课程组老师收获荣誉,如喜获四川省首届民办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高等教育学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三是教管联动、教学相长,大赛组织管理五个阶段同步实施,这也更好的培养了新商科人才的高阶思维;四是锦城教育、引领实践,我校在年将以赛促学纳入“六大教学法之一”,教赛结合,教学相长,让学生和老师的长板更长。
财务会计学院教师代表吴培培:
她感慨道,自己与锦城一路成长,一路收获,成长为了现在的自己。她以“锦城教师情感劳动框架下的教育情怀感染力的提升”为主题作了发言交流。她特别提到了孔子的为师之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她认为在锦城课堂,教师不仅能够传递知识,而且具有能够传递思维方式的能力,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思维方式,做到高阶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而如何实现“有教无类”,则是要与学生平等相待,要有怜悯之心、要能够接受、信任学生。而关于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她有着自己的思考,她认为新形势下,单强调教学相长是不够的,教学还必须与研究、竞赛、新技术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她尝试推动组建师生科研学习共同体,有助于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考那些尚存争议的学术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热情。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代表李丹:
他作为锦城学院ACM集训队的指导老师兼总教练,以集训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例,分享了一些个人经验与心得。他表示,锦城学院ACM集训队作为一个以ACM竞赛为目标的学生团体,在人数不断扩招的基础上,已经从单一的竞赛转为竞赛与项目开发同时进行的双目标学生竞赛团队。截至目前,全队获得了A类及以上的各级竞赛奖项共计92项。短短两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他分析出三个原因:一是学院领导支持、重视,领导们每次都会出席集训队的集体活动,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了同学们极大的鼓励。二是教师团队通过运用高阶教学框架,促进学生从接受性思维向关联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递进。学院从内因上发掘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外因条件,保障培训的有序展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在集训队的管理方面,他们探索运用了非认知能力框架,建立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生团队管理模式,如选拔“学生教练”、树立各项事务流程等,提高了管理效率。
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代表吴开霞:
她在会上分享了八年锦城教学和科研中的一些体会。在教学方面,她认为合格教师必先站稳讲台,要深入研究授课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还要创造一些破解沉闷课堂的方法,如“随时随地奖分答疑”、“保持教学激情”等。她提出选好教材是教课之本,要选择国家级教材、教育部级教材、获奖教材。她还说制作好PPT是一门艺术,要对编辑学、美术学有一定的了解,把PPT做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在科研方面,李丹老师认为科研不是独立于教学的,将科研和教学结合会有很多益处。一是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能有效地提高授课质量;二是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研究基础,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促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让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做到教学相长,必定能够结出更多的硕果。
电子信息学院教师代表周红:
她回顾了自己在锦城15年的教学历程,就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锦城教师,她有四点体会。第一,教师的职业和很多工作不同,要做到优秀,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家——锦城。锦城是一所学生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的学校,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们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第二,做优秀的教师需要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明确的育人目标,形成特色的教学思路,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校的“四大框架”,“两个结合”等就是国内外教育界最前沿研究问题的整理和实践优化,她也非常认同学校应用型、工程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是真正培养用人单位想要的,好用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拔得头筹,走出我们学校自己的特色。第三,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激情,有新思维,有创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魅力。第四,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老师的“一桶水”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加满的,自己要保持内驱力和学习力,在专业领域深耕,才能够教学、教赛、教研、教技相长。
金融学院教师代表郑晓曦:
她在会上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锦城之师的内容展开发言。她阐述了四个方面的思考,一是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一个好的教师,其言行将成为学生优良品质形成中的表率和楷模。二是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并且能够将最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之中,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变化;她建议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教学理念中。三是在教学方面需要培育优秀的教学能力,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四是还要打磨出色的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深化科学理论知识的重要保障;要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和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的创造能力。不仅如此,认真贯彻落实“四大框架”,全面推进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也是金融学院全体教师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在做的事情。
艺术学院教师代表黄婧秋:
她与锦城结缘,已有数十年的相依相伴。她谈到了十年来对学校的感恩与融入,十年来对个人的思考与成长,十年来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期待。她提到一个老师要潜心于教学,离不开学校的巨大支持,离不开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创新的引路人。她不断从“四大框架”、“五力五升”、“三阶递进”等锦城教育理念中吸收养分;通过教学大赛磨炼技能、进修、参与论坛……进一步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撑。近年来,艺术学院全体老师把高阶课堂的理念延续到课堂外实践中,让学生既能捧起大赛的奖杯,更能胜任未来的工作。艺术学院的教师们坚持锦城教育学的三个特点: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形成特色。她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薪火相传。当看到服装设计系同学们在暴风雨里坚持走完服装大秀,播音系同学们24小时接力小屏直播永不疲惫,表演系同学们挥汗如雨历经一年排演大戏……传承一词,有了最好的注解。
建筑学院教师代表刘桂宏:
她认为当好老师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她提到“做人第一,能力至上”,这也要求老师们不仅教会学生读书,而且教会学生做人。二是精通专业、把握前沿。教师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