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优势 >> 正文 >> 正文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木木行人的知

来源:框架 时间:2023/3/5

“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这就是自律的力量”

#思维导图#对于这段话,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并深以为然。但现实当中,对于很多人来说,困难的不是坚持看书这个行为,而是“过目就忘”这种痛苦。

我们多数人为什么喜欢看小说,特别是武侠和言情小说,而且一看就能看上好几个小时,还不觉得累,拉都拉不住。

1、对于知识,记得住和听得懂才是关键

有人说,这是兴趣的力量。不可否认,兴趣可以让人有阅读的冲动。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小说的故事化情节,很贴合我们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换句话说,因为小说的内容很容易让读者记得住。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如果看诸如乔伊斯之类的意识流小说,那么我相信估计不少人过不了多久,就会跟上课一样,出现眼睛干、想睡觉的现象。这不是单纯对某类科目是否感兴趣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我们记不住课上的内容,对于一个连内容印象都模糊的科目,何谈理解和喜欢。

所以,有时看到网上有人,动不动就说要培养什么兴趣之类,特别是一堆家长拉着小孩子学各种课外班,说是培养音乐兴趣、数学兴趣,就感到莫名地“担忧”。

记得自己小学四年经的时候,突然很喜欢上数学课。也就是对数学有了兴趣。之前都觉得数学课是乏味的、难以听懂,根本就记不住老师的课堂内容。

后面学校调来了一个从大学毕业的数学男老师,长得帅就算了,还特别会讲课。轻松就把数学一些难懂的地方,用幽默的方式给解决了。当时,无论是数学学渣如我,还是数学学霸,都非常喜欢听这位男老师的数学课。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后面,这个男老师因故离去。而新派来的数学老师讲课,又一次把学生带入了迷雾峡谷。自己也很遗憾对别人说,我对数学不感兴趣。其实就是他喵的听不懂。

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看书,兴趣只是表面和辅助而已。要让自己正在学习和看的书变得看得懂和记得住,才是关键。

2、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后面自己也算是找到了这样一种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利用对它的习惯性应用,很多平时不愿意接触的科目,也逐渐开始有了兴趣。没错,记得住和懂了之后,我们对一个科目的兴趣也容易随之而来。

反之,就算真的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也会因为在后期坚深晦涩的学习过程中,掐断了学习小火苗。当然,对那种天才和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不在此列。但这种人,在现实当中能有多少个呢?

用思维导图去学习一本书,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更牢固,帮助我们更快地建立起关于某本书的知识体系。

我个人是喜欢边阅读一本书,边做思维导图。当然,事后也会根据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掌握,重新做一次思维导图的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前一种方式,更像是和作者对话,后一种方式,则是和自己对话。显然,后一种方式会让我们对书本的知识和内容,在掌握程度上更加牢固。

但前一种方式,可以很快地为我们展开书本的知识框架,并在阅读前进的过程中,根据自己阅读理解水平,不断调整和组织自己需要的信息。

有人据此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根据书本的目录来做思维导图。理论上是可以,毕竟书本的目录一般情况下,都是作者本人根据书的知识框架定下来的。书本目录,对于读者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简易的思维导图。

这也是为何很多老师,会建议学生在看一本新书之前,先要阅读它的目录的原因。

但我们既然我们要做自己的思维导图,那么就没有必要完全照着作者本人的思维导图的脉络走。

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框架和领域的综合应用,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把自己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给标注出来。甚至可以扩展和创造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只要这些观点有助于你理解书本知识就够了。

快速浏览书本。可以利用作者的思维导图——目录,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第一印象。

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和时间范围。你为何要读这本书?你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完成它的时间期限。

把跟这本书有关的已知知识和材料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

用简易的思维导图,把自己要从书中获取的知识目标和回应自己思考的问题,画下来。譬如,看英语课本的目标,是为了通过考试,现在自己目前的水平,自己是要解决词汇量问题,还是语法空白等。

重新浏览一下书本的目录,相应的标题、小结、结论、图片等,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所看到和想到的信息,用新的思维导图画出来。也就是给自己定一个中央图和主题分支。譬如,中央图我们可以用简易的四边形表示,里面写着“语法”二字,从中延伸出“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等之类分支主题。

回顾一下,思维导图里是否有遗漏或者需要添加的内容。譬如,段落概览、重要结论等重要信息。

带着问题看思维导图,不时问自己,现在的思维导图所涵盖的范围是否可以为自己处理要解决的问题。有就添加新的支线,没有就略过,不必强行添加。

最后是复查阶段。把自己早先觉得过于生僻困难而跳过去的书本知识点和问题,重新浏览全书,看是否有所启发。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全彩精装典藏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0购买

总之,通过以上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我们就已经可以构建起一幅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时常回归一下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查缺补漏,巩固里面所列出的知识体系。

我正常不轻易推广书籍,一般都是自己看过或者好评度较高,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书籍,才会去选择推广。这本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也是我看过的,觉得里面的内容还比较实用。

当然市面上,肯定有比这本书写得更精彩,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的思维导图书籍。只不过这本书作者东尼博赞是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创作者,本书在全世界销量已高达千万册,有超3亿人在使用它,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助力。

最后,还是重申一下,评论里不要出现什么“臭卖书”之类的评语,好想顺着网线爬过去揪发这类评论的人的衣领。卖吃、卖喝、卖穿、卖玩都没有人阴阳怪气,反而推书的人,却被说成是“臭卖书”。

还是说,这个时代的部分人已经对书籍阅读,产生莫名的恐惧情绪。以至于有人推书,就感觉是拿着武器要驯服他一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