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两天中考也落下帷幕,许多中考完的孩子终于有了放松的时间,但是仍然有许多学生仍然在为奋战考试而努力着。
相信很多妈妈也会有孩子学习努力但成绩总是无法提升的苦恼,孩子也很自觉,甚至还会在考试前熬夜复习,做练习题、按时完成作业、上补习班,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这也是许多妈妈忧心忡忡的问题。
孩子花很多时间却没收到相应的学习效果,说明孩子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孩子的脑海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零散不易有效运用。
今天我就想和家长们聊聊,怎样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一、孩子也应该形成知识体系
很多人一听到知识体系就会觉得很高级,似乎和孩子不符,觉得孩子太小了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但其实只要我们好好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养成将新学的知识一步步构建成体系,这其实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最强大的方法。
1、什么是知识体系?
各个学科的知识其实都不是独立的,他们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就像一棵枝繁叶茂、彼此紧密相连的大树,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网状结构。
知识体系能够将零散的、相对独立的概念和知识点按照点、线、面、体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
当一个人形成了知识体系后,脑海里就等于有一个超大型、许多格子的抽屉,当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就从打开某个抽屉,将知识在脑海中提取出来,这样知识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2、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我们会发现,即便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样时间的教育,孩子们之间的学习效果差距却千差万别。
有的孩子不用怎么用功,也不喜欢写练习,但是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非常努力,但是思路不清,总是粗心马虎,在同一道题上反复出错,花了比别人更多时间却收效甚微。
这就是有知识体系的孩子和无知识体系的孩子的区别。
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小学阶段是最好培养的,这时候的孩子对直观的图像更感兴趣、记忆更深刻。
这时候有一种高效思维工具就能发挥作用了,那就是——思维导图。
二、为什么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孩子的知识体系
什么是思维导图?
所谓思维导图,即使能够将枯燥繁密的知识点都变成易于理解的图画,通过连接的方式帮助孩子快速疏离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知识框架,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ThinkingMaps),是美国教育学博士DavidN.Hyerle在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可视化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也广泛适用于各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等,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
1、思维导图是知识体系的源头和导航
如果说知识体系就像一棵复杂交错、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思维导图就是给予大树生存水分的核心。
有了水分,大树枝干才能生长,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联系知识回忆,给孩子的知识一个导航。
2、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有逻辑地整合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将知识点都背下来,但是考试的时候却总是容易错,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说明孩子是填鸭式地学习,将可能的重点都背下来,实际是在拼凑知识点,但没有花时间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到考试讲究逻辑和思维的时候就不管用了,日常背的东西根本没法通过关系检索到。
一个良好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连接知识,通过简单的总结归纳更好记忆。
这时候孩子可能不能讲知识点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一定更加灵活,因为孩子记忆是是关系而不仅仅是单纯、零碎的知识点。
3、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发散思维
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会有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思维僵化严重,没有学会发散思维。
而喜欢且习惯用思维导图的孩子,他们在做图的同时脑子也在飞快地闪现与之联系的种种可能知识点,这是非常帮助孩子有新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帮助孩子进步。
三、如何绘制一份合格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也需要家长慢慢教给孩子,让孩子习惯画思维导图。
1、首先先设计一个大概的知识草图
就像我们在画画的时候都会在心中设计一个基本的轮廓一样,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也需要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随心所欲,画到哪里算哪里。
比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确核心是什么,比如我们要让孩子做数学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就需要在中间最显眼的地方写上去,后面就可以像画树枝一样,一层层分级写上每个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的重点。
2、绘制思维导图总的方法是,由点到面,一步步把内容添加完整
比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父母帮助孩子将圆章节的某一知识点作为中心点,然后继续发散出去,画出许多分支,连接和圆相关的知识。
比如课本中的圆的定义、面积周长公式、和圆相关的圆柱体、球体,以及生活中有关圆的事物等等,从枯燥的书本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内容可以不断扩大。
这一步可以重点帮助孩子发散思维,千万不要就让孩子抄完书本的内容,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孩子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思考生活中有关的事物,这一步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理解内容,同时也锻炼了思维。
3、千锤百炼,反复修订
每一个思维导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在回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多思考,看看能否和新学知识联系起来,多理解、多反思。
随着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之前的思维导图可能就不适用了,但我们不一定要孩子重新画一个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在旧的思维导图里添加补充。
反复修订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孩子也等于重新复习了一遍旧知识,同时也更清楚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网上能搜到许多儿童思维导图的分类:
圆圈图
泡泡图
双重气泡图
树状图
流程图
流程图
每个学科、每个单元的知识可能都适用不同的思维导图,所以多样的思维导图也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好方式。
思维导图这样直观的总结知识点,比起让孩子看全是字、密密麻麻的书本或者全解书籍都要更容易记忆,而且孩子自己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实际上也是输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想要孩子打到知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无疑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思考工具和学习方法。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会组孩子事半功倍,真正学会高效学习!
我是萌萌mm酱,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