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盛夏,热情似火的八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北外国际”)年“拼图计划”暑期教师培训(二期)正式开始。浙江省慈溪市文谷外国语小学共9位英语老师参加了此次师训。北外国际的20位培训师、4位班主任与来自10个省份、25所北外国际合作学校的名参训教师相聚云端,共同度过了为期5天的培训。本期培训共为6个班级提供培训,共计5个直播培训日,每日6课时,总直播课时小时。8月6日,北外国际年“拼图计划”暑期教师培训(二期)圆满结束。慈溪市文谷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文谷外小”)于年与北外国际签约合作,本次是文谷外小的老师们第一次参加北外国际暑期教师培训。受疫情影响,本次培训是以“录播先修+直播共研”的模式开展。在7月的录播先修阶段,老师们通过OAE-Learning平台,先自学80个学分的录播课,然后参加直播共研线上课程。8月2日开始,文谷外小组织参训教师在校园内集中进行直播共研培训学习。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此次“拼图计划”让文谷外小的每一位参训老师都收获了极大的自我成长。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老师们对本次“拼图计划”师训课程的心得体会吧:1田苏老师:钱小芳老师录播课反思上录播课的感觉就像是在玩闯关游戏,这种培训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除了基于KB教材的解析和YLE考试介绍之外,录播课还有两个基于教材和课型的模块——自然拼读理论与应用以及北师大钱小芳老师的分级阅读课程。在分级阅读课程中,钱老师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分级阅读概念的内涵、主流科研成果、教学方法和基本课堂流程,并穿插相应的教学实践范例,课程自上而下,面面俱到。其中“图片环游”PictureTour/Walk教学法部分,钱老师引入了一堂示范课,以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PWP)三个步骤详细阐述了教学关键点。在引入新的分级书本之前,教师使用策略有效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priorknowledge),这是第一个P(Pre-reading)。接着进入新书的封页进行readforconcept,让学生对书籍建立新的概念认知,这是W(While-reading)的第一步;picturetour活动的开展发生在概念搭建之后——教师使用“图片环游”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使用先前知识和经验在目标文本中提取新知,这是W(While-reading)的第二步;W(While-reading)第三步为readformainidea,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应能够概括出文本的简要大意,之后可以进行silentreading。PWP的最后一个P(Post-reading)阶段旨在“复活”知识,也就是常说的将新知“应用出来”、“内化进去”的重要过程。“角色扮演“在Post-reading阶段被广泛使用,但究竟怎样的扮演效果才符合教学目的?钱老师强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允许学生保有自己对角色理解进而展示出不同特点比让他们“演得好”更为重要。在80学分的录播课学习过程中,我再次深刻体会到,英语作为二语学习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英语读写技能的成功使用者。无论是录播课里的自然拼读课程和分级阅读课程,还是直播共研中基于KB教材的多样课型,都旨在将教师培训成“Scaffolding”的设计师和搭建者,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英语读写自由的脚手架。而Scaffolding脚手架的设计要科学,搭建要稳固,才能让学生稳步朝着目标前进。解读教材、实施不同课型以及落实教学框架是实现脚手架搭建任务的准备阶段,是底线。学海无涯,励志笃行。对于理想课堂的追求与构筑,我们仍处于自我锤炼和打磨的阶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葆有热爱,坚持学习,永远在路上!2周爱丹老师:分级阅读课程心得今天是北外国际“拼图计划”直播共研线上培训的最后一天。从第一天开班仪式的新奇激动,到后面每天6小时线上培训后的略感疲惫,再到最后一天Demo展示课的紧张兴奋,5天的时光里,我们的心情像是坐上了过山车。回想起这段培训经历,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宋祺老师的分级阅读教学部分。宋祺老师的GradedReader培训在第一天,实用又专业,可谓干货满满。同时,从与组内老师们在积极分享交流经验中,我也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阅读教学经验。阅读也是有教学方法的,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Gradedreader教学过程PWP,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以及post-reading。Pre-reading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前的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猜单词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思考。While-reading就是教学中的活动,在这部分中,老师可以使用课文内容填空,给句子排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Post-reading是阅读教学中的最后一步,在这个部分,改写故事或者续写故事是不错的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方法。阅读教学需要缜密的思维,从而让课堂充满趣味性。经过宋老师的分级阅读培训,我受益良多,期待下次的线下相聚!3余梦姣老师:词汇教学感悟这次的培训内容十分丰富,令我受益匪浅,切身感到了自我成长。我体会到了教学这门学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需要我们不停地钻研,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才能让课堂更有效。在培训期间,北外国际的老师们不仅教授了每个课型的理论知识,还通过demo课向我们展示了在实际课堂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vocabulary课型学习中的scaffolding理论。什么是scaffolding,如何设计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体现搭建原理,这些都在培训师那得里到了一一讲解。Scaffolding中文意思是脚手架,即在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将知识点形成一个支架体系,让学生一步步从简到难,沿着支架攀升,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如在词汇课堂Presentation环节,先展示单词的意思,然后呈现该单词的读音,之后学习单词的形,最后再展现句型。从义到音,再到形,最后到句型,整个过程从简到繁,呈阶梯式上升,将一个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课堂设计时,教师有清晰的scaffolding认知和具体实施,才能让课堂更加高效,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4林梅老师:Value教学反思众所期待的北外国际“拼图计划”直播共研课程终于拉开了帷幕。多年不遇的超强台风、新冠疫情使得我们的培训一推再推,一改再改,最终由线下改为线上培训,即使如此,也阻拦不住我们的热情。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北外国际的培训师们精心准备了满是干货的培训内容,通过理论、demo课展示、线上讨论以及线下磨课等方式,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深、更高层次的引导和启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浩智老师的ValueTeaching,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全人教育,因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的人。“Turnyourstudentsintocitizens.”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在课程末尾进行价值的升华,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可以随时随地自然地进行Value渗透,启发学生的criticalthinking,培养学生语言思维。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需要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库,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做到学以致用,落地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感恩遇见,感恩分享,我将不忘初心,在教学之路上继续探索前行!5俞懿珊老师:CLIL教学心得在这次北外国际的培训中,我对KB这套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KB教材的模块,其中包含了词汇、句型、故事、价值等。对于KB教材中的不同课型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将学到的教学方法,比如CCQ、ICQ、scaffolding等运用到教学之中,以实现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CLIL。CLIL教学也可以理解为学科融合,即将语言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科知识之上。CLIL有着非常重要的4C(content内容,culture文化,cognition认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