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杜涛在中国拥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见证了中英经贸关系的突飞猛进。今年7月,他被任命为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全面负责中英贸易事项。在9月4日—6日于重庆举行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杜涛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打开了与世界相连的通道,”是他此行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在此机会下,更多英企可以投资中国西部,并且中国西部或将凭借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成就,走到全国前列。▲英国驻华贸易使节杜涛谈区域机遇:英企期待与成渝地区发展“同频共振”根据中国外交部资料,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英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年,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英国在年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动汽车出口市场,上汽、长城、比亚迪等品牌已经进入英国。智能网联汽车是今年智博会的焦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专业多领域合作,中英两国的科技产业规模都很可观,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杜涛指出,人工智能正不断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整个社会,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刻。”参与智博会前,英国方面预先研究了川渝的经济动态,筛选出了一批契合西部发展方向的英国企业参会,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当工业迈向更高阶的进程,单纯依靠人为管理经验已不能适应未来的趋势,精细化、集约化、数字化管理是必由之路。云计算扮演着数字化的“底座”,打破了人、机、物之间的“孤岛”,让工业数据流通起来,让全方位的协同智能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积累,英国企业在云计算上很有优势。”杜涛希望,英企能够助力川渝地区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云技术将企业的生产环节串联起来,确保企业高效地完成技术操作和日常运营。他特别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思路框架——当企业投资时,它们可以更宏观地思考区域内的资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发展速度都证明,无论从经济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前景、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城市群的吸引能力更为显著。“成都和重庆的结合让单个城市的产业优势变为地方的优势,我期待继续看到成渝地区提供更多机遇,让更多的英国企业融入其中。”作为一个扎根中国多年又热爱旅游的人,杜涛对中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都有所体会。所到之处,他留心了解当地的历史和产业背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产业组合,外企投资应与当地发展重心相吻合。”在川渝地区,他观察到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数字化助推下转型升级,“中国西部正在走向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英国企业愿意为此提供很多支持。”对于外企而言,“立足中国、服务中国”这样的趋势一直都有,这一趋势在转型的关键期更加明显——这一阶段,合作机遇较多、市场潜力较强,广阔前景下大有可为。▲智博会展会现场谈投资成都:游戏产业的合作或将被证明是个强大的组合在商业零售圈,成都近年来的活跃表现引起杜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