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市场 >> 正文 >> 正文

IT服务管理ITSM框架要怎么落地看

来源:框架 时间:2025/5/2

上一次,我们谈到新一代IT服务管理不能再纯靠技术了,要有正确的框架。在数字化时代的商业环境中,技术虽然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的运维工作仍是人肉运维。IT系统和流程依旧是手动的、缓慢且不准确的,这不仅增加了运维成本,也给业务的增长带来了影响,不过IT服务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技术持续推动创新和业务增长,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向云计算,移动化、需求增加以及合规的难题,这也对IT服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IT服务管理应运而生。数字化IT服务管理以ITIL4、VeriSM为支撑,在传统的IT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具备敏捷化、智能化、自动化、共享化等特点。

01.新一代IT服务管理从哪开始实施?

我们建议从最简单的工作开始,再逐步延伸,让相关方都有信心和耐心去适应IT服务管理的开展。在开始阶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从配置管理开始实施

配置管理通过识别、检查、维护IT资源,从而高效管理不断变化的基础设施,通常被认为是在构建其他IT服务管理基础前应优先考虑的。在经历项目培训、需求调研、规范设计、工具平台建设、数据迁移、配置管理流程、运维流程优化、推广运营的一整套配置管理建设过程后,配置管理将为后续的IT服务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2.从服务目录开始实施

从定义一个服务概述开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每一种服务定义为提供一种服务产品,拥有一份统一、标准、清晰的服务目录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的服务持续改进计划都是针对服务目录来完成的,最终交付客户的是优质的服务产品。在推动实施服务目录时,可以遵循从无到有、从简到杂、从粗到精的原则逐步推进。服务目录必须是易懂和可操作的,采用客户的语言进行描述的。

3.从监控管理开始实施

监控管理是一套主动预防性的机制。服务管理从被动向主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监控组件,以便于有效的进行主动式的服务管理。另外,在故障恢复过程中需要采用监控的手段提前发现组件可能出现的故障。

当然除以上方式外,组织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组织自身模式的实施路径。

02.新一代IT服务管理实施的七个步骤

决定好方向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过程:

1.合理设置目标

IT服务管理目标应由业务和IT部门根据双方的业务目标共同制定的,它可以确保在项目进行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目标在进行。

制定目标时,应先确立业务目标,识别IT在业务目标中的价值,设置对应的IT服务管理的目标,再将IT服务管理目标逐一进行分阶到各部门,各区域,以及不同的时间点和流程上。目标的设定要结合组织的自身情况来定,切勿设置“假大空”的目标,从而导致目标不具备可操作性,使组织的运营陷入混乱,流程无法落地等陷阱中。

2.理念导入

理念导入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一步,组织相关方进行理念的导入是很有必要的,理念导入使大家的意识统一到一起,所有人员能够使用共同的话术进行沟通。理念导入通常使用集中式培训的方式进行,除了项目组的成员外,相关的领导、IT部门的成员等也应当参与到培训中。

3.现状评估

评估的意义在于为制定符合业务战略的IT服务管理规划提供基础,了解组织当前的组织结构、管理特点、企业文化、信息化水平、IT管理成熟度、人员素质等运营现状,并以此作为IT规划和决策的依据。评估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确定组织类型,确定被评估的组织类型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