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发展 >> 正文 >> 正文

死记硬背传播学漏23新传最全保姆级学科

来源:框架 时间:2022/6/3

Hello宝贝们!

转眼已经进入四月份,23考研er是不是已经完成了新传专业课的知识梳理和框架搭建呢?

其实在四五月份,还有不少同学刚刚确定好目标院校,对专业课的学习仍处在入门阶段,甚至部分跨考的考生面对把关人、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概念还一头雾水。

新闻传播专业课要处理好新闻学和传播学两大学科的关系,而新闻学与传播学又具备各自的独特属性。新闻学重视实践和应用,而传播学重视思辨和理论。在开始学习传播学的时候,我们要接触大量的学者、观念和理论,如果没有一根逻辑的线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就很容易出现混乱,造成“马什么梅”的局面。

学习传播学,以下三点是大忌:

一、零散背诵???

顺着书本一个一个知识点地背,背了忘,忘了背,考试一写孙红雷;

二、只背教材???

考研不是掉书袋,要以核心知识为主,同时不断积累课外理论丰富知识框架;

三、背了不用???

传播学是工具性学科,帮助我们反思社会现象,如果只是纯背理论而不加以自己的思考,就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

总的来说,传播学的学习还是有很多门道在的。鉴于许多同学可能尚在学科入门的阶段,彩虹学长决定做一期关于传播学框架的保姆级梳理。

看完这期推送,我们的目的不是掌握多少理论内容,而是知道传播学究竟在学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去理解这门学科。

传播学研究的历时性

从范式的争辩到四大奠基人

美国传播学的创始人施拉姆曾说,“传播学是处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内部具备诸多其它学科的特点和研究范式。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自17世纪孔德开创实证主义以来,有关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一直在量化和质化间徘徊。量化研究以申农的信息论将“文理结合”的方法带入传播学、美国芝加哥学派展开的一系列城市化研究伊始,而质化的传播学研究要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社会学实践。

根据传播学范式争辩的两条不同路径,传播学史可以被“一分为二”:

第一条路径:欧洲的传播学起源

欧洲的传播学观从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的研究出发,塔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学观念延续发展,从而催生了最早关于传播现象的思辨性研究。

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

马克思从人类交往的高度提出了精神交往的思想,认为近代新闻业是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而信息传递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因此把大众传播活动纳入到整个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中理解。

达尔文的非语言传播与进化论

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是《人与动物的情感》中提到的观点,从非语言传播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接受而压抑下去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弗洛伊德沿着这条线索逐步发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也对传播学研究中的个人社会化进程和自我认识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欧洲学者对大众传播的早期研究,构成了现代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基础,他们不同的观点使这个领域一开始就具有了多样化的特征。

而我们比较熟悉的批判学派,实际上也发源于欧洲的社会学研究。批判学派的源流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是德国研究社会学的重要机构,随着对启蒙运动理性崇拜的反思和二战期间的西线大逃亡,逐渐开始对大众文化展开批判性研究,形成了批判传播学的最早观念。

一般认为批判学派有两种研究路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沿用对马克思相关理论的理解研究大众传播的问题;二是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第二条路径:

美国传播学起源与四大奠基人

相比于欧洲重视思辨的宏观视野,美国的传播学在施拉姆的建构下极具经验主义色彩。自申农提出信息论以来,通信原理和传播研究相结合,引发了学者对于社会学科的科学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