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练+反手攻球练了快2年了,但一直不得要领,希望老师能给我看看动作上有什么问题?谢谢
马凯旋教练答球友问
这是一位女同胞,右手横板,视频内容是反手拨挡。她自己说练习近2年,还是感觉不得要领,想作进一步的改进。
这位球友,您太谦虚了,看了您的视频,我得点个赞。第一是您的学习态度,没话讲,我们搞专业的都得向您学习;第二,您的反手拨打的框架相当的好,这是真话,国球汇的老朋友们都知道,我不大夸奖球友,所以我得申明,是真话。
从引拍开始,动作节奏比较稳定,板形不翻不晃,挥动的方向很对路,最难得的是整个框架看上去稳定、统一,这可不容易,两年都值了!
训练时出现不足是正常现象,您得做一些调整,因为几乎没有人一上来就把动作做的完美无缺,根本就没那个事,所以,是正常的。
1.我估计单线连续板数一多,肩部会发酸,发紧,刚刚开始练习反手动作这个现象很正常,但是动作相对稳定,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有这个现象发生,恐怕就是肩的位置偏高导致的。
外观上看,连带的引拍到位的时候,前臂位置也是有些偏高。给您一个量化的办法,练习时从正对面拍视频,您的右肩是应该稍稍比左肩的位置偏低一些为好,一般来说这是强调肘部向外支撑引起的,您得找一个合理的临界点。说的夸张一点,稍稍带一点儿沉肩坠肘的感觉为好,否则,出手稍稍一晚,迎前不足时马上就架起来了。
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脚下要踩住,特别是击球那一下,要把重心传到右脚上去,随着动作的完成,还原引拍时重心交到双脚上,循环往复,学习打乒乓球,必须要先把重心打下去,动作的力点漂浮在上半身,几乎是所有业余选手的通病。是的,反手拨挡也得交换重心,但是记住,不能转腰。
2.每一次引拍到位,准备出手击球时,我感觉您的肘部似乎比持拍手的位置高那么一点,当然,不严重,在改进前一个细节时,那个沉肩的感觉就起作用了,除非反手拧拉。
在建立技术时,肘和球板基本持平,甚至持拍手稍稍高一点都是可以的,最好不要持拍手位置偏低,用我的话讲,变成用肩肘支撑,吊着前臂打球;
3.您的出手击球的那个点有时偏晚,通俗的说就是离身体过近了。就我看视频,一是您主动迎前意识还要强调,第二是我感觉对练的人过来的球太顶人了,不利于你建立技术。
我觉得很多时候,击球时是打在球板的接近食指的方位,这就是迎前不足带来的副产品;我得再次强调,对练是两个人需要配合的,一般是要照顾主练方的水平的,尤其是建立技术时,要多挡少推,多借力尽量别发力,那会是事半功倍的。
4.我这个人有个毛病,教球时话太多,板形,您在击球时板形再亮一些,撞击再多一些,这对建立良好的手感,日后把球打的重,拉的转都有极大的帮助。
再次声明,是需要改进,都是这么练过来的,很正常。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做参考吧。
你也想问?……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