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在家居装修中,房屋的户型大小以及朝向常常决定业主的装修风格,但是这些因素均不是对家装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家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一个房屋的结构,所有的装修与套型改造都必须符合房屋的结构,否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将列举几种市场上常见的房屋结构,探讨不同的房屋结构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常见的房屋结构类型分为砌体结构(混合结构体系)和框架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下面我们针对于这几种常见的结构,来聊一聊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哪些问题。
02砌体结构(混合结构体系)的常见类型
1纵墙受力类型
纵墙受力类型是砌体结构的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这种房屋的受力特点是靠纵墙支撑楼板,横墙只是满足刚度和整体性,间距比较大,橫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其力的传递顺序是:板一梁(屋架)一纵墙一基础一地基。这种房屋的特点是其平面布置灵活,但是房屋结构刚性比较差。因此在装修此类房屋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对纵墙的保护,要求装修者在纵墙上不能随意开门、开窗。正是由于此类限制性,因此这样的房屋采光和通风都容易受到影响。
2横墙受力类型
这种房屋的受力特点主要是靠横墙支撑楼板,纵墙只是起护隔断,维持横墙的整体性,在装修市场中也比较常见。其荷载传递是由板—梁—横墙—基础—地基这一顺序排列的。这种房屋的最大优势就是其横向刚度大,整体刚度好,纵墙受力小对门窗设置限制小,在设计上比较自由。但是其最大优势也带来了装修套型改造的一系列缺点,由于这种房屋横墙密度高,横墙之间普遍间距小,一般每3~4.5米就会布置一堵墙,这会导致套型改造平面布置不灵活。
3纵横墙受力
这种受力方式是前两种受力方式的一个“综合体”,其受力特点是根据开间和深度确定纵墙的密度,同时沉重,横墙间距比纵墙小。这种布置的优势在于横向刚度比纵向沉重的方案有所提高,但这种纵横墙受力的布置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受力比较复杂,限制比较大。因此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装修者要根据图纸区别承重墙,千万不能随意损坏承重墙,避免在装修的过程中发生危险。
4内框架受力类型
这种房屋的布局类型是一种混合承重方式,主要特点是其不依靠砖墙承受重要,也不全依靠框架结构承受重要,采用外部的砖墙与框架结构组成一套综合体系来分担房屋的重要,在房屋结构中相对少见一些。这种房屋的结构特点是其结构的空间刚度差,不利于水平方向的荷载。但是这种受力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部空间大,布置相对自由一些,利于套型的分割。不过装修者在装修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区分框架结构,千万不能马虎,否则可能会造成施工灾难。
03砌体结构的最大缺点—开裂
相比其他的房屋结构,砌体结构最大的缺陷是其容易开裂,墙体为无筋砌体的房屋开裂的现象更为普遍,尤其是在气候干燥、年温差大、夏日日温差大的地区。这些房屋在完工后一到三年的时间就会产生各种裂缝,而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材料方面,如脆性材料,抗拉强度低;有设计缺陷方面,如建筑物过长、内纵墙过少、门窗洞太大;还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地基沉降、环境温度变化也可以造成墙体开裂。这种开裂问题极为普遍,成为砌体结构的一大“硬伤”,因此在装修布置尤其是墙体装饰中必须考虑到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的开裂问题。
04砌体结构在装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砌体结构较为特殊,因此在装修的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装修行为,例如开门、打孔、加荷载、拆墙、加墙、加柱、荷载不均衡增加、门窗洞开得过宽、电线及管线开凿过深导致局部墙体强度减弱。装修者在装修期间需要仔细研究图纸,目前没有办法能解决这些装修问题,避开承重墙是唯一的可行性方案。
05框架结构的房屋结构特点
框架结构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采用梁柱连接而成,大部分框架结构的房屋都采用刚性连接的连接方式,但是也有一种特殊的排架结构,也叫铰接连接,在部分房屋中有使用。框架结构的房屋一般的高度设置在60米以内,主要是受到抗震要求政策的影响。25米以上。这种建筑高度安排十几层的“小高层”住宅比较合理,很多开发商会建筑一些十层左右的住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架结构不再是高层住宅的“代名词”,在很多底层住宅也能见到,之所以会在低层住宅大量采用,最主要的原因是给使用者更大的灵活空间,同时也是为了对付野蛮装修。
06常见的框架结构房屋类型
一般来说,常见的框架结构类型分为全框架、内框架以及底层框架上部砖混,三种框架结构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全框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框架结构,这种布局整体性好,一般柱网跨度6~9米,布置比较灵活。而底层框架上部砖混是一种节省成本的框架结构,它上刚下柔,基本上也能满足称重要求,节省的成本可以有助于开发商投入到房屋设备建设以及小区绿化。
07框架结构对装修的影响
框架结构的房子对装修最为有利,算是为装修者“量身定制”,很适合不同装修设计者设计喜欢的装修风格。在装修过程中,装修者只要注意不能在梁和柱上打洞,也不能在梁柱上进行破坏性施工就可以了,其他地方装修施工相对来说比较自由。
08剪力墙结构类型以及其在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剪力墙结构是一种依靠建筑物的“墙”来承受重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替代一小部分框架,一些二十层左右的高层经常使用这种剪力墙结构。这种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主要是依靠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墙体来承受重量,同时这种剪力墙会沿着整个建筑物形成多条排列布局,以增加建筑物的刚性。这种布局给套型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其结构墙体多,因此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但是纵横分布的受力强也给这种建筑物带来了极强的结构刚度,这样的房屋用钢量较小,有良好的抗震性。相比框架结构的高层住宅,其不凸现梁柱,整齐美观。
剪力墙结构的装修特别注意,剪力墙部分的开洞要特别注意错开开洞,一般错沿的形式有一般错词和叠合错词。洞口错开距离一般不宜小于2米,而叠合错词在装修中不被允许,必要时要加暗框式配筋。除此之外一些祖航修者可能会底层局部错洞,在装修中需要直接把竖向钢筋延展到建筑物的底层,同时加强配筋。除了上述几种错误的装修方式,剪力墙结构还有其他的装修限制,虽然在高度大于八米的墙面开启结构洞来增加装修的灵活性,但是这一洞口的设置极为“讲究”,不能设置在鞭策,而且洞口和墙面要有一段距离。
09其他几种建筑结构形式以及装修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下几种建筑结构相对少见一些,因此放在一起统一说,分别是框支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和较为少见的一种筒体结构。
框支剪力墙常见于商场,一般的业主很少接触这种建筑结构,为了底层有较大的空间,例如商场、大堂等,底层采用框架结构,上层采用剪力墙结构的结构方案。这种结构的受力特点是抗侧力有所减弱,刚度比全剪结构减弱,比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加强。其布置灵活,在装修过程中只需要特别注意剪力墙部分开洞就可以了。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成承重受力体系,其受力特点是框架部分抗水平力的能力弱,侧力刚度较小,剪力墙部分则相反。
筒体结构是一种由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全剪力墙结构演化而来的一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把承重墙排列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这样就形成了多个筒体。这种建筑物空间刚度大,抗扭性能好,在装修平面设计上极为灵活。
房屋的结构是装修设计的“限制网”,任何家装设计必须要根据房屋的结构来规划,如果随意在墙面打洞或者是损毁承重墙,都有可能会造成施工灾难,因此在施工装修前必须学习房屋的基础结构,这是每一个设计者的“必修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