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就在银行工作,原本以为是个铁饭碗,好坏是吃公家饭的,但没想到......
从表姐去银行上班开始,我就没怎么见过表姐开心,更没见过她发逛商场的动态,几乎每天都是忙于工作。
按照舅妈的说法,每天表姐回到家的第1句话,就是抓紧时间随便做口饭吧,可给我饿坏了。
像我们这个小县城,大家的任务量都不重,平日里也都比较散漫,毕竟生活压力不大,除了像顺丰的快递员、跑外卖闪送的外卖员、出租车司机之外。
大部分工作晚上6点之后基本就没有任何任务量了,可是表姐在银行工作,按理来说下午6点也能下班,可是加班那是常有的事,有的时候甚至动不动都能加班到8点甚至8点以后。
有的时候我还问到:表姐晚上8点下班,你这个加班费是不是挺高的,表姐听了之后苦笑一声摇摇头,这中间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按理来说,表姐大学毕业之后费尽心机考入银行工作,无论是初次面试还是复试,那几乎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条路杀过来的。
既然这个工作这么棒,在我们常人的认知当中,可能一天工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闲着没事嗑嗑瓜子,吹吹牛皮,就到下班的时间了。
而且一说到银行,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认为是闲散部门,无关紧要。
那实际情况如何呢?当我的表姐切切实实地在银行工作了小半年之后,我才得出以下结论来,银行的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
第1点,银行的约束极大,被投诉风险极高。
时至今日,表姐在银行工作了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每次去表姐家玩,表姐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捧着一本书,在那拿着自己的眼镜低头阅读或者在电脑上打开网页不间断的学习。
有时候我就纳闷了,大学毕业之后我基本上一本书都没有看过,日子照样过得很滋润,表姐每天忙来忙去,这忙的究竟是啥?
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之间看到了表姐正在翻阅系统升级的相关公告,我才突然意识到,对呀,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业务是有升级的。
其一,银行的约束不断加大。
在银行工作就必然要承担极大的约束风险,这一部分约束风险,既包括常规的系统操作也包括系统操作升级。
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过年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去银行办理贷款,当时是为了买房。
可是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一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你可能得再等两天,等我们的系统升级好了之后再来,这一次给您带来了不便,万分抱歉。
而等我第2次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比我还要紧张,手都在打哆嗦,一边给我道歉,一边说这一次系统升级之后,两个文件有冲突,我们正在请示上级,要不您再等我一会儿。
因为我表姐也在银行工作,所以见到这种情况我反而特别同情,也特别知道他们的难处,我在一旁安慰他们,没事,你把我的任务量排在最后就行,我不着急,也能理解。
可是我能理解旁边一对夫妻理解不了,一个老太太情绪激动地拍着桌子说:你知道我们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费了多大的时间精力吗,你知道我们为了办理这项业务耽搁了多少的工作吗?
今天你要是办理不出来,我们就投诉你说的话难听至极,最终万幸的是那个小姑娘通过及时联系领导,第一时间反馈信息,在半个小时以内高效率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则的话就有可能出问题。
银行的业务升级迭代是非常快的,大家想象一下,我们不要说三年前,就是一年前你去银行办理业务和现在去银行办理业务,是不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变化,是逐层逐级的变化,昨天可能还没有呢,今天就已经有了这种变化。
而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为了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广大顾客的,可是服务于我们,就苦了银行的工作人员。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过去几年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需要全部抛弃,需要重新更改自己的逻辑框架。
对于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说,频繁的系统升级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当然对消费者来说是重大利好的。
你现在想一下去银行办理业务,除了特大银行或者专门办理复杂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之外,大部分地方你去银行办理业务,是不是时间得到了极大压缩?
其二,银行被投诉风险极高。
现在的人投诉意识极强,这一点可以理解,毕竟作为消费者你有一些事情让我做到不爽,或者让我觉得不爽,我就可以投诉你。
为什么投诉你呢?因为我有我的权利,我可以行使权利,我不说这种权利如何,我只是单纯地去讲这件事情,投诉也好,被投诉也好,需要冷静对待。
但是一些顾客投诉的频率太高了,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一个投诉。
我不能说银行的相关规定,事实上我也只是懂点皮毛,表姐也没有告诉我太多,按照我得到的一些消息,以及我的一些其他朋友偶然间透露的消息来看。
一旦被投诉了,那可能就意味着要扣钱,扣钱还是次要的,全勤奖可能要扣掉,年终奖可能要扣掉,季度奖可能要扣掉。
银行的工作人员,工资本来就不高,我不说别的,要真因为几个投诉就把年终奖扣掉了,这就意味着这个银行工作人员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
他甚至还不如在外面扫大街的环卫工人的工资高,我没有职业歧视,我也没有带有色眼镜来分析这件事情,只是求实事求是地讲。
一旦员工被扣掉年终奖,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说是非常惨的一件事情。
就比如之前我去某个银行办理业务,其实是为了缴纳房屋契税,缴纳房屋契税时我忘记带银行卡了,所以我去旁边的一个银行部门办理银行卡。
在办理银行卡的时候,就因为开通网上银行,耽搁了5~10分钟左右,后面的人就冲上前来,他们没有冲我发火,而是指着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他在磨洋工。
可是帮助我的那位银行工作人员已经满头是大汗了,他也不敢辩解,只是低头陪笑。
我为他打抱不平地说了两句,反而被银行工作人员拉到一边说,不要和这种人吵架,他如果给我投诉的话,会给我带来无穷尽的风险。
第2点,在银行工作的福利逐渐降低。
大家不会认为在银行工作会给你很多的福利吧,如果就算是有那也是很早之前了,现在的话各种各样的福利不能说被砍掉一大半,那也基本差不多了。
从我表姐的公司来看,银行给的福利最愿意给的是什么?就是大米和油,没错就是食用油,为什么银行愿意给这些东西,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简直就让人心寒。
我先说一个好玩的事情,如果你在过年之前去某个银行存款时,就会发现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你是笑脸相迎。
并且还希望你能够多存一点钱,甚至连利息都可以谈判,哪怕你存款只有5万块钱,只有10万块钱也可以给你利息,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情。
拜托我把钱存到银行里面,银行怎么还会和我谈利息呢?在平时的时候银行那叫一个高傲对我简直爱搭不理。
那是因为年底会有业绩,业绩需要员工冲刺,冲刺就需要有一定的存款,换句话来说你存得越多对银行的利益越大。
所以存款的人要么会获得更高的利息,要么就会获得两袋大米一桶食用油来当做报答。
大米总有买多了的时候,食用油也有买多了的时候,这些东西买多了怎么办呢?那就分给银行的工作人员吧,你没有看错这些就变成了工作人员的年终奖。
我可没有吐槽抱怨的意思,我只是说我今年的年终奖,准确地说是去年的年终奖,公司直接给了3万块钱,还给了1万块钱的超市购物卡,想买什么买什么。
他们可从来没有给过我大米和食用油,如果给我这些的话,我扭头就走了。
其一,银行的工资逐渐降低。
工资逐渐降低,可能用词不太准确,因为我也不知道银行工作人员之前的工资是多少,但我知道一点,那就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
低到什么程度?我完全可以从表姐的衣食住行方面来体现,因为表姐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心大的人,吊儿郎当兜里有多少钱就敢花多少钱。
但表姐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只做月光族,绝对不会欠款,也就是说当月的工资,当月花完,但是不能再多了。
在上大学的时候,表姐相中了一台手机,想买就直接买了,看中一台电脑咬咬牙也就买了,但是前一段时间表姐竟然让我推荐给她,价格在左右,性能特别好的手机。
听到之后我都震惊了,这还是我那个之前买四五千块钱手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表姐吗?这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句话我就不多说了,基层的银行工作人员的工资普遍偏低,一线大城市当我没说,在我们这种四五线的小县城里面,如果你是正式员工,工资可能在元到元左右上下波动。
如果你连正式员工都不算,就是一个过来实习的或者临时员工,你可能基本工资也就是左右。
那大家知道左右意味着什么吗?我们这边的环卫工人哪怕是50多岁,接近60岁的老头老太太们,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元。
而且他们每天只需要工作三个阶段,分别是早上中午和晚上,还有大把的时间休息。
甚至还可以组成跳舞队,每天晚上当广场舞老太太去。可就这么一份工作,好多老头老太太都嫌弃,说太累了,自己不愿意干,还是在家里面躺着玩好。
其二,银行扣工资的比例加大。
如果说在其他企业尤其是私企小的企业,你做错了事,就做错了事,老板跟你说一声客客气气的就算结束了,除非那些愿意摆谱的老板或者比较奇葩的老板。
但是在银行如果你做错了事情是真的有可能扣你钱的,包括但不限于扣你的工资,扣你的全勤奖,扣你的年终奖,当然如果你不能够实现,当月满勤的话,全勤奖也会扣掉。
第3点,银行的约束极大。
我曾经也做过服务人员,是在一个企业当中做销售,有一位客户,那一天明显喝多了,拿着一杯酒直接甩在了我的脸上,当时我指着他骂了半个小时,要求他给我道歉,否则这件事情没完。
甚至我都要打来鉴定伤害,其实当时我也有点冲动了,毕竟谁闲着没事,被别人甩了一个酒杯,顺便来了一个大比兜,心里面都不会开心太久。
最后那个客户又是赔礼又是道歉,买了大量的合同,我才勉强把怒火消散,那两天公司老板见我都得躲着走,按照老板的说法,我的眼睛里面都快喷出火来了。
但是前一段时间我去表姐家里面玩,竟然发现表姐正趴在床头哭呢,当时我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有一个老太太办理业务。
表姐告诉她,她存折里面的钱是,但是老太太却固执地认为,自己存折里面的钱是块钱,一口咬定是表姐,偷偷拿走他的钱了。
这可把表姐给慌得不行,赶紧给老太太讲解释,自己压根就没有拿他的钱,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紧随其后有人善意地提醒老太太,你是不是拿错存折了,这句话不说还好,说完之后老太太非常激动,拍着桌子指着表姐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老糊涂了,你究竟是何居心。
我要给你投诉,我要给你差评,这件事情闹得特别大,以至于表姐的直接领导来了,领导来了之后,二话不说根本不会前因后果,扭过头来就对着表姐一顿臭骂。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是人家投诉了,你先去道歉。
当时我听了这个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对劲了,这究竟是什么话,后来想想也就明白了,银行终究是服务行业,而且某些地方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迁就顾客。
因为顾客一旦把这件事情闹大,对银行来说不管做的是对是错,舆论总会强加给银行,负面效果。
所以这就意味着部分银行在面对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时,会选择退让或隐忍,吃了不少的亏,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
第4点,既然工作人员那么惨,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银行工作?
那有人就说了,其实我感觉你说得也不太对,为什么呀?既然银行真的如你所说的那么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银行工作呢?其实整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部分去银行工作的员工,其本质上来说,基本都归属于金融专业,或者就是为了去银行工作才选择的专业,这一部分员工他们有非常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最开始大学时学习或者从高中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立志成为银行工作人员的一份子,他们拥有很大的责任感,目标极其明确。
且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设置好了冲刺方向,不管银行再苦再累自己都愿意去,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大家,贡献自己,燃烧自己。
其二,银行的工作极其稳定。
在之前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现在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各个大企业裁员,裁员之后这些大企业的员工都有可能短期内失去工作。
但是我们很少听到某些银行会裁员,就算是裁员也会非常体面的裁员,为什么?因为银行本身就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体系。
在银行工作,员工的稳定性可想而知,只要员工不是主动闹事,最起码能够工作下去,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算被辞退对应的补贴,那基本上一分钱也不少。
因为如果银行的补贴出了问题,社会的舆论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榜样效应一直在起作用在银行工作。
基层员工虽然又苦又累,而且干得活又脏,更重要的是还经常受委屈,就像我的表姐本身心里就比较脆弱,一天得哭8回。
但是我的表姐也说了,如果能够干到,支行的行长的话,那工资简直不要太高。
当然银行其本质来说也要看重利润,如果不看重利润的话,银行的效益估计就苦巴巴的。
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行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公司拉来更多客户,给公司带来更多利润,同时行长的工资也会非常高。
很多在银行工作的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都寄希望于自己能够成为优秀行长,甚至有些人刚进入银行工作,就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美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过上更好的日子。
最后补充一点:是关于银行离职率的问题,当下阶段银行的离职状态比较微妙。
从我表姐的话里面能够听得出来,他的一些同事离职的也有,而且数量非常的多,但是诡异的是这些员工离职,可不是银行把人家开除了。
而是员工自己觉得工作没意思了,索性直接离职,其实这也不难发现银行工作人员的压力普遍加大。
而且当下阶段银行的压力似乎越来越大,这也折射到当下的服务行业,服务部门,甚至与服务相关的企业,他们的压力与日俱增。
其实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压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用户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且更为明显的能够维护自己权利的路径。
这种事情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只能说顺其自然。只不过银行的工作人员可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休闲,他们都是很累的。
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