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阅读的重要性已成全民共识,但关于阅读问题的探讨,当下大多是围绕“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展开的,很少触及“为何而读”这一根本问题。“为何而读”实质上是目标问题,目标清晰则路径明确。“高考语文让20%的学生答不完题”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被拿来佐证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显然有所不妥,且容易起到反作用。换而言之,“为考试而读”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为何而读”这一阅读目标问题,可以在我国政策文本中关于“育人目标”的表述和国际阅读研究经验中得到启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为培育素养而读,成为阅读实践的目标和框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的国际学生学业成就评估项目对学生阅读素养做了界定:“阅读素养主要是指个体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力,以及为了参与社会生活而有效地寻求信息、理解使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其含义不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教育期间具备的能力,更是指向终身学习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即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