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安卓!华为对鸿蒙系统有了新规划!
面对全触屏智能手机的冲击,曾经的“一代霸主”诺基亚败下阵来,乔布斯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帮助苹果垄断了高端手机市场,而谷歌则瞄准了下沉市场,在安卓系统开放授权之后,成功垄断了中低端市场。
据统计,巅峰时期苹果的IOS、谷歌安卓垄断比率达到了99.9%,根本就没给其它操作系统留有空间,随后高通芯片的授权供应,更加稳固了安卓系统的地位,但可惜这“牢不可摧”的地位,被美国给“做”没了。
在5G技术诞生之后,华为5G手机逐步出圈,成为了销量第一的存在,但采用的依旧是安卓+骁龙的组合,意味着每卖一台手机,华为赚的可能还没这两家美企多,但这样的“躺赚”很快就消散了。
在芯片规则实施之后,美企被迫中断了和华为的合作,其中自然包括谷歌和高通,在GMS服务被中断之后,海外业务布局受到很大的影响,只能提前上线了自研的HMS服务,但任正非此刻明白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乎加速了鸿蒙系统的研发。
在鸿蒙系统诞生之后,一直都被强加上“套壳安卓”的头衔,但这一次华为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从鸿蒙5.0开始将转变为单框架的纯鸿蒙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呢?是否能正式和安卓说再见了呢?
华为的发展历程初代的鸿蒙于年推出,这是应对安卓突然断供的“半成品”,彼时只能用于智能电视使用,但鸿蒙系统的潜力已经得到了验证,到了年2.0版本发布之后,鸿蒙系统正式登陆手机上使用,经过两年时间的升级,鸿蒙.0版本应用而生。
这时候的鸿蒙系统已经相对完善,华为已经将其融入到了更多的设备和场景,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就毫比“遥控器”,形成了以智能汽车、家居等等为核心的“万物互联”雏形。
为了应对手机出货量不足的窘境,华为将重心放在了旧设备的更新上,在替换了原有的安卓系统之后,在不更换任何组件的情况下,手机重新焕发新生,再用个三年问题是不大的,和安卓的“卡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已有近百部手机升级到了.0版本。
鸿蒙4.0版本已经正式发布,后续将陆续推送给能够支持的机型更新,每一代的升级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华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打破了操作系统从0~1的界限,已经很好的度过了操作系统的生死线,打破了媒体长久垄断的局面。
根据市场数据统计,在中国鸿蒙系统的市场占比已经突破到了8%,换算到全球份额也有%的占有率,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依旧把它和安卓系统联系在一起,主要原因在于软件层面的兼容,为了确保生态的稳定性,鸿蒙系统还未摘除“安卓的框架”。
支持下载和使用安卓应用,对于一些常规的系统操作,也基本和安卓体验都相类似,这也造成了这个“误会”的一直跟随,但实际上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安卓是由谷歌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因此在很多漏洞上并没有办法第一时间修复。
而鸿蒙系统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是基于“万物互联”理念设计的,非常符合现阶段“万物互联”的概念,可以在多种设备上实现无缝衔接,有什么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修复,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安全的体验。
再见了安卓一直顶着“套壳安卓”始终不是个事,虽然在优势上已经很明显了,但有些人终究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为了让这一类“钻牛角尖的人”闭嘴,华为已经准备彻底与安卓隔绝了。
而这个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根据内部的消息传出,在鸿蒙5.0版本发布之后,将会全面转为单框架的纯鸿蒙系统,意味着之后不再兼容安卓的APP,要开发原生的应用才能使用。
这样的做法对华为是有利有弊的,的确可以增加独立性,也不用担心谷歌任何形式的断供,也能给国产系统带来更大的可能,国内厂商或许会愿意去接受鸿蒙系统。
当然形势也不容乐观,要想让国内厂商接受鸿蒙系统,就必须要有配套的处理器,否则一旦高通断供,国内芯片厂商将陷入很大的麻烦,但显然对于华为而言,这一步是必须要迈出去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