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发框架,要想实现技术超越或者领先,核心就是找到AI技术变革的下一条新赛道,只有当新赛道出现的时候,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近期在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上,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理事长丁诚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说道。今年以来,ChatGPT掀起的这轮AI大模型浪潮,彻底拉高了市场对AI底层硬件的预期,算力、GPU、服务器等概念萦绕在不少人的脑海中。但实际上,在每个划时代的技术更迭中,硬件都需要与软件系统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产品或应用价值。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架构中,共分为大约四层: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其中,AI框架在行业内被定义为“AI领域的操作系统”。在这一底层核心软件领域取得主导权,无异于微软在PC时代拥有Windows,谷歌在移动互联时代打造安卓。在AI成为大国竞争新高地的今天,国产AI框架的发展,事关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动权。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以昇思MindSpore、飞桨PaddlePaddle等为代表的国产AI框架逐步成长起来,没有让中国科技产业“缺芯少魂”的剧情重演。但同时也要指出的是,由于具有先发优势,谷歌的TensorFlow和Meta的PyTorch,在性能和易用性上依然不乏好评,目前使用率在国内高居前列。面对TensorFlow和Pytorch构筑的旧市场格局,国产AI框架“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哪?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生态优势?AI框架有何重要作用?“大模型时代,大家对AI产业发展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