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你哈,已经踏上了“心智学力”三台阶的第一台阶:识记,掌握了高效“识记法”。就凭你上了这一个台阶,已经把70%的同学、同事甩在身后了。大多数人的学习只会习惯性地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一点一点啃书本。这种不讲究学习方法的努力,会把学习变成“苦力活”。“心智学力”的高效识记之所以高效,那是因为,我们着眼于一本书的整个知识体系,把它的筋骨提溜出来,画成知识框架图,一次性把整本书的框架输入大脑,这为后面的攻坚克难、融会贯通的高水平作战打下来基础,这是成为学霸的第一步啊。
就这一步,越到后面就越显得它的厉害;
就这一步,奠定了成为学霸的素质条件;
就这一步,甩同学们一条街,那都是谦虚的说法哈。
当然,现在还只是具有了学霸的潜质,只是踏上了成为学霸的正确台阶,还不是学霸的身份,我们继续前进!
前文说过:“心智学力”在复制知识的阶段,要闯三关:识记、领会和应用。
在识记环节,我给大家打了一套“识记阴阳掌”:知识框架+节律复习,这就轻松闯关了。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关:领会。
虽然通过“识记”已经把所学知识的框架输入脑中了,但是,这些知识还是“夹生饭”,如果没有办法把“夹生饭”煮熟了,想成学霸,绝无可能。
那么该怎么把知识“夹生饭”给煮熟呢?这就要靠“领会”了。说实在话,要领会一个系统知识,其实是有难度的,很多人的学习都被阻拦在这里。所以,我要隆重请出“领会三剑客”,帮助大家闯关。这第一剑客是“关联已知”,第二剑客是“增量熟读”,第三剑客是“以教促学”。他们哥三,各有各的绝招,我会连续为大家演示,敬请期待哈。
这篇文章先介绍“领会第一剑客”:关联已知。
先思考一个问题:系统性知识是靠什么垒起来的?一个系统性知识体系,就像建一座房子,搭好框架之后,再由一块块砖垒成的,而逻辑就是知识体系的框架,概念就是知识体系的砖。所以,学霸领会任何一个系统知识,都要从概念入手。
可是新知识的概念,这玩意儿太抽象,不好理解,那该怎么入手呢?请出“领会第一剑客”:关联已知,他是专攻概念的高手,是抽象概念的克星。“关联已知”为什么能高效领会概念呢?
还得思考第二个问题:理解一个概念的关键在哪里?先说概念的本质,一句话:将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概括成为概念的内涵。说白一点,一个概念的内在是定义内涵,外在就是一类事物。所以,领会一个概念,对内是要理解概念的定义内涵,对外是要搞懂这类事物的特征属性。
概念,在书中就是一个词语,在外界就是一类事物,在脑中才是一个抽象的表征。所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关键,不仅要对内涵咬文嚼字,更要对事物实际观察。咬文嚼字是为了准确,避免考试掉进坑里;实际观察是为了真的搞懂,避免似是而非。
“领会三剑客”的大哥:关联已知法,它之所以能攻克概念,就是因为它用了这内外夹击的绝招。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招是从概念的内在含义入手,把新学的概念与你脑中已知的知识进行关联起来理解;借熟悉领会陌生,就能提高领会概念的效率。第二招是从概念的外部事物入手,把新学概念与外界具体事物关联起来理解;借具体领会抽象,领会概念的效率又提高了。脑中的知识是已知的,外界的事物也是已知的,把“关联已知”的两个绝招说透了,就这么简单,只是要养成这样的领会概念的习惯,还是需要下一点功夫的。例子就不举,你可以先试试。
当然,在“关联已知”的训练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新学的知识是全新的知识、完全陌生的领域,比如你从没学过现代物理《相对论》,比如你从没学过佛教经典《俱舍论》,脑中根本就没有可以关联的已知知识,这怎么办?比如,中年跨界转型到陌生的领域,从零开始学习,这怎么高效领会完全陌生的知识概念?别急,这需要“领会三剑客”的二哥——“增量熟读”来帮你开山辟路。下次再聊,喜欢就转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