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一直想着去总结出一套中心理解题的答题系统,但是今天刷了一百多题后,直接选择放弃了,片段阅读实在太灵活了,根本不可能有统一的结构、套路,所谓的跳读法也只是个别时候能用得上而已。
今天刷题下来的唯一感受就是,能做对并不是靠所谓的技巧,就是凭借自己的逻辑理解力去找出文段的重点,然后对比选项,找出最优的答案,总结出来就两个要点:找重点、对比选项。
回头仔细分析野子的跳读法,碰到有很多标记的时候,确实挺有用的,包括转折、原因、例子等等直接忽略不看就好,但是很多题目都不是这么简单的结构,即使能删除一些不重要的成分,最后也很难找准主题词,而且有时候主题词有几个分不清,还是得慢慢对比选项才能得出答案,不可能是压缩框架后直接选答案就走人了。
言语理解题为啥总是要让你选出最恰当的答案呢?因为根本没有唯一答案,答案是在选项中对比出来,正确答案就是比其他答案要好一点,而且也讲得通,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把所有选项都看完再选答案。
现在来说,我的做题思路基本就3步走:
找出文段的句号,以此拆分阅读
花10秒尝试梳理素材的逻辑框架,预测重点和主题词
对比选项,找出错误的地方一一排除。
但是,文段阅读真的很费神,文字太多了,导致做题速度也跟不上,简单的题目能1分钟做完,但是稍微难理解的题目光是梳理框架和预测重点都得花两三分钟才能理解透,后期再慢慢刷题把速度提升上来吧。
END
都看到这里了,确定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