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介绍 >> 正文 >> 正文

留住乡音唤起乡情咱厝人的闽南语学习平台上

来源:框架 时间:2024/8/9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小程序截图■记者张素萍通讯员李莹文/图传承乡音,留住乡愁。日前,咱厝人的闽南语学习平台——“泉腔鲤音”闽南语研学小程序(测试版)上线运行。据了解,这是首个由官方策划实施、专业学术机构指导的泉州腔府城音研学平台和语音词典,该程序拥有许多闽南话保护方面的“首创”尝试,旨在充分利用新平台、新技术、新力量,大力推进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保护闽南方言的文化氛围。搭建研学平台深度合作共护乡音闽南话被誉为“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是闽南及台湾地区民众、海外福建籍华侨华人共同的乡音记忆。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是保护和传承闽南话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大闽南话保护力度的重要支点。今年7月,鲤城区举办创建世遗典范城市“海丝泉州·古城讲坛”第一讲暨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鲤城区委宣传部与泉州师范学院签署“活着的古城”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系统传承推广闽南语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制作“泉腔鲤音”闽南语语音词典、组织闽南语师资力量培训、开发闽南语校本课程等方式,共同做好闽南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凝结在地方语言当中,闽南方言承载着泉州最为丰厚的文化传统,对闽南语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泉州市语言文字学会会长、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勇卫表示,此次合作对闽南语抢救性保护和活化传承意义重大。“泉腔鲤音”闽南语研学小程序(测试版)就是推进该项目的主要平台之一。据了解,该程序中,闽南语泉州腔鲤城音的语音词典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社科联与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泉州师范学院)合作编撰。设置三大板块闽南话学习交流“宝典”昨日,记者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