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20日电(记者黄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当地时间20日凌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完成相关议程后休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日表示,未来两年中国将继续担任主席国,积极引导“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目标落地,确保通过的相关决定得到全面落实。年12月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右四)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右二)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COP15第二阶段全体会议上鼓掌庆祝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新华社记者连漪摄)经过近两周的谈判磋商,各缔约方于当地时间19日凌晨在“框架”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了“框架”成果文件。会议最终通过共计62项决定。黄润秋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大会主席新闻发布会上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达成的‘框架’是一个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他介绍,“雄心”主要表现在:“框架”提出到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在资源调动方面,最大的成功是在全球环境基金下设立生物多样性基金,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到年每年提供亿美元、到年每年亿美元,并提出到年从各个渠道包括从官方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等方面每年调集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此外,“框架”历史性地将DSI纳入推进进程,并提供了下一步路线图。“在务实平衡方面,我们对目标和对支持目标实现的资源调动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非常精细的把握,不断探索两者之间的平衡。”黄润秋说,基于《生物多样性公约》附属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多轮谈判和工作组会议后,最终找到了目标和资源调动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年12月11日,与会者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中国角四川日活动上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新华社记者连漪摄)未来两年,中国将继续担任主席国,全面指导并推动COP16之前会间会的相关进程,积极引导“框架”目标落地,包括尽快设立生物多样性基金,并投入使用;建立DSI惠益分享多边机制,启动不限名额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等。一直以来,资源调动和资金支持在谈判磋商中备受各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70.html
上一篇文章: 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世界设计网页框架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