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发展 >> 正文 >> 正文

认知框架一辩证中发展

来源:框架 时间:2022/5/19
白癜风什么不能吃 http://m.39.net/pf/a_7646805.html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试图记录一些思考,零碎的奇思

在悲观和冷血的理性中夹杂奇特的笑点和感性

有时冷酷有时狂热实用,无用

辩证地发展,即实事求是、扬弃。现代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多元价值是基本事实。人很难想象他人生活,在过多的价值判断中迷糊了事实判断,所以常看到:为什么他能做出那样的结论?错得如此离谱?有时候又看到人微言大义,三言两语切中要害?区别在于认知框架。框架是对待社会这个全集的态度,对自身和补集各有侧重。有能力的人,平日闲工夫里想一想,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框架里的价值观决定看法和做法,即成选择,众多选择决定了人生轨迹。框架能带来先见之明,让决策更有价值。等到有一天,这种早作准备能洞察本质、一锤定音、快刀斩乱麻。心智既开,鄙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道德相对主义中抉择,寻找一种思想,付诸实践,获得有意义的生活,我选择了实事求是。

//发展

人是至今经历的累积,类比数学概念是变上限积分函数。过去构成了先验体系,当前新息是边际量,使思想发展、进化,即过去构成了我们,现在改变着我们,往后是内在认知体系主关选择进化的方向。人可以相互理解,在于经验的重叠、体系的似然性(likelihood)。人能主动学习,使主观反映客观,因此认知是发展的认知,发展首先在认知上。接着是实践。知行合一,莫以善小而不为,客观世界因众多个体的物质性实践而改变,如果相信真理,知行合一,真理就能改善世界。显然现在金钱至上的大环境让很多人无暇沉思,作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很心痛。发言门槛低,虽然大部分人不愿意升级认识情有可原,但恰恰认知水平低的人总喜欢大放厥词,构成了舆论的主流,而舆论的影响力首先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人数,这就产生很大的问题:不想看违背直觉、使人抵触的相对真理——因为坚持学习和自我革命很反人性——但十分聒噪,令高瞻远瞩的人倍受掣肘。我已认清自己的阶级立场,放弃了富贵的幻想,如今想分享正确的认知,以及科学的认知框架,鱼渔齐授。年10月30日,本人记录自述,年1月29日,发表为《朝闻道二》,聊表心意。现在看来,当时虽然幼稚,但那些简单的东西,我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在完成认知进化后的今天,回头看来依旧不需更正。沧海桑田,也许真要一千五百年,也许只要五年。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见识不了多少,而人心起伏,比之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变化。真心是会不断进化的,不为过去后悔,不追罪过往;化悲痛为力量,常反思,知行合一,开拓未来。具体的发展,体现在:有时对自己对大众很宽容,因为有些事确实没经历过,有认知偏差情有可原,看未来,成长潜力依旧巨大。不急着盖棺定论,既是理性的态度,也是避免被打脸,当然实事求是的做法是承认错误,该道歉道歉,该弥补弥补。客观上一定有“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但我还是选择做个好人,即使看起来很傻。现实不因人的意志转移,会狠狠的击碎幻想,因此早做准备。比如我现在爱憎分明到处和人决裂,以后多得是赔着笑脸低声下气的时候。有时候怒其不争,因为其对正在经历着的事不加思考,对已经历的事不加咀嚼。不论是嘴硬还是单纯,有点事错了就事错了,不要找借口,不要说哎呀事前不知道,现在知道错了,然后呢?还不是“知道错了,下次还敢”。尤其那些单纯、朴素的情感,是我们人性的财富,也很可能事别人的财源。该醒醒了,斗争就在眼前,和平不是理所应当。点到为止。最讨厌盲目自信,拒绝沟通的时候,尤其自己。本质就是嘴硬嘛,但谁会不犯错呢,只要还相信做对事有必要性和收益性,就应该立刻纠错。纠错就是认知提升,就是发展的其中一种,比重很大。坦率讲,我认识到自身有太多不足:要不是能力不够,谁愿意只打嘴炮呢?人性的弱点还没消除,时有过度自信,没有完全实事求是。但这些应该不妨碍我理想改造人民,错了就认错、纠错嘛。

//辩证

自有独立意识以来,我就相信唯物主义,因此少走了不少弯路。初涉哲学,学的不是孔孟老庄,是老马,知道辩证的含义和做法。对立统一,不止是一分为二,是把事物拆分开来看部分,合起来看整体,大致“正-反-合”后发展。多的教科书上都有,无纂改,可以放心学习。首先反思,确立我的理想和述作的正当性:认知是否有价值?是否应当无条件追求正确的认知、抛弃错误的认知?是否愿意付出成本而中期内完全没有收益?是否有足够的立场“教化”民众?反复斟酌:是。在去人性化的实践道路中,有时觉得自己那些直白的理论太残酷,且充满“爹味”。我就再反思:自己是否还葆有赤子之心,重新拾起年幼时单纯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否过于重视或轻视物质,走向“没有钱就万万不能”或者“奉献自己即使贫苦一生也在所不惜”的偏执?没有犹豫:坚持直白,反对繁琐。这两块中间的逻辑有省略,只记录了最表象和最深层的东西,对应“现实”,与“理想”。若伪装,我当然可以喊起八股一样的口号标语,为一切政策叫好。也可以熟练使用进步主义,混入白左小清新队伍,改善人缘。但这些都不是本心所求。因为我要实事求是,要知行合一,别的都可以抛弃,可以牺牲。

//辨证中发展

当我选择成长,选择追求真理、武装自己的时候,才发觉遍地都是同道,漫天都是助力。相信换成我们也一样。与我们为伍的,是先哲的思想精华,先行者无私的分享,人性中的闪光,人心里的铁律。有太多渠道可以提升认知。除了投胎前,现在就是提升认知的最好时机。

框架的意义

认知框架包含了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不止于什么是错的,更呀要推演出应当如何做。读哲学,构建自我,都是是因为现实,乃至可见的清晰未来给不了足够的效用、乐趣,只能向内寻求安定,但是我们又能活的下去,希望向上走,所以用闲工夫闲心思深度思考,把结论和方法分享给群众。大多数群众没有足够的水平,人性中的怠惰追求简单化、扁平化、浅碟化,天然不乐意做深度思考,因为这很可能“不必要”且“没有结果”,白白浪费时间。客观上很合理,没啥啥问题,就怕还好辩、喜欢花时间说服人的自大郎。但大部分属于可争取对象,因为先验的那一块没有完全自主,可以同化。至于思想脱离国情根本的“精英知识分子”,随其去吧。借助认知框架,我要摆脱负作用的朴素的情感。我们可以为悲剧流泪,为理想澎湃,为攻讦愤慨,但要了解真相,揭露真相,不能永远被骗,永远热泪盈眶。作为解释派,即要解释过往,更要推演未来。心智既开,愿随其往。自勉。共勉。

/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固执

东山ElephantMan

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