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讲干货不带货的Hanson。
当前但凡持有一堆基金的,都面临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在各家不同销售机构(券商、信托、三方财富)买的产品,如何从一个完整的组合角度去分析?
第二,对于所持有的一揽子基金,如何进行调整?
显然,第二个问题基于第一个问题之上,而第一个问题则基于①持续可见的净值,②可用的分析工具。
实战中,要求①并不困难,投资人是可以获得周净值的,如果获得不了,那是存续服务出了问题。更多时候,阻碍在于零碎的周频净值如何更直观地呈现出来。这就是要求②,目前也不是障碍,已经出现一些分析工具,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工具用好,因为分析基金组合,首先需要一个逻辑框架,其次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
逻辑框架由两部分组成,Part1是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以马科维茨的现代组合理论为起点,本质上是在收益和风险偏好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求出方差最小的各个下投标的(子基金)的权重,即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规划问题求最优解。其中收益和风偏来自于投资人主观预期,方差代表风险(统计角度上刻画的是收益的不确定性),求出的权重便是分配给不同子基金的金额,这样一个基本的基金组合就形成了,该模型也叫均值方差模型。
均值方差模型是有缺陷的,由此出现很多演变,一直到大家熟悉的风险平价,也就是桥水宏观对冲使用的基础大框架。风险平价的思路,除了在基金组合中用到,一些管理人在构建复合策略的时候也会使用到。
举个例子,某个CTA策略由趋势和套利组成,因子上由期限因子和动量因子组成(期限+动量),期限因子细分为10类,动量因子细分为5类,如此该策略的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出现50到几百种搭配。对于这15个因子给与不同的“风险权重”,使得在整个策略中,通过对这些权重的调整,使得无论哪个细分小策略发生变化,对整个大策略(CTA复合)产生的“风险增量”都是相等的。比如某类期限因子的风险边际变大了,这时候就降低这个子策略的权重,使得风险增量(风险边际*配置权重)跟原来保持一致。
当然,在财富端买点代销产品,无需扣得这么细,这些经典理论的核心掌握就可以用起来了。实战环境中,大部分约束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Part2,也就是财富端基金组合配置和分析的核心环节——实战应用框架。
这里就非常细了,有很多经验性的东西,也没有标准的框架,大家(投资顾问与投资人)要么懵懵懂懂,要么摸着石头过河。
对此,我通过将近1年的时间里,收集了上百个超高净的基金组合进行分析,尝试着从中做些总结,希望能够提炼出一个简洁易懂、便于财富环境下使用的分析和配置框架。
截止当前,无鱼
基金组合训练营把需要的理论部分讲完了,覆盖了Part1的资产配置理论框架,以及专业基础部分(配置工具与基金策略架构),还剩下实战应用框架,留在明天(3月29日,周二)晚上7点30讲。
我会使用实际案例进,跟大家一起来看,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希望对大家有用。这次内容比较多,部分课件先剧透一下。
案例1,非标替代的组合
组合的结构自下而上波动逐渐放大,底层用波动最小的信用债策略(注意,不是利率债);往上叠加套利(套利策略也有较多分类,选择相关性较低组合);再上一层是中性,这个见仁见智,有些人不喜欢这个策略,可以拿掉,不是必须的。CTA我设置在中性上方,其实从波动看,主要是跟使用的杠杆有关。低杠杆-低波,高杠杆-高波。也是看偏好,有些特别不喜欢期货策略的也可以拿掉。最上层是X,指的是高波动多策略比如主观多头,指数增强,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比如雪球结构、或者杠杆雪球。
这个金字塔重要的地方在于底仓策略,下盘稳了,往上堆什么原则上都不会伤筋动骨。但如果底仓策略出了问题,就会动摇整个组合。
这是底仓策略的月度表现,没有高波的股票策略,主要是用的是信用债+套利+CTA+中性,和可以忽略,特别是年基本上什么策略都是正收益的年份。是主要的考察年份,目前表现还能接受。
在这个组合基础上,如果想要增厚收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上扔个雪球结构就完事了。当然也可以堆一点量化、主观,还是那句话,跟你自己的认知、偏好、预期有关。
组合中子基金的相关性
案例2,持仓分析
看入场时间,基本是追在相对高的位置了,而且策略大类上比较单一。
子基金贡献,集中在某只产品上,其他比较一般。说明一旦这只基金做不出收益了,整个组合表现就会不太理想。
进场点的分析,大部分在高点,这是代销线比较正常的现象。
月度表现,与相关性
其实,无论什么年份,要每个月都是正收益不容易的。
基于诊断做的调整方案
策略重新分配
调整后再对比,上面是优化后的曲线
优化后月度表现与相关性
组合里子基金的收益贡献,多元分散
内容实在太多,来不及一一展开,先说这些吧,具体的周二晚上我们在直播间里聊。
直播入口,扫码预约
注意:本次直播“不设回看”!直播结束后,会剪辑成收费课程!
课件仅提供给《基金组合训练营》的学员,不对外分享!
添加叶叶老师,入无鱼学习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