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红塔证券李奇霖孙永乐
联系方式
sun
在上一篇流动性分析手册一中,我们指出目前国内市场流动性的源头是央行。在“央行—商业银行—实体经济”的模式下,央行通过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而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等约束放松之后,就可以通过发放贷款等方式进行信用派生。这也是“货币—信用”框架的简单逻辑。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透过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里央行的行为做了简单的分析,比如央行资产规模从由外汇占款驱动转变由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驱动。
这背后一方面体现了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由出口驱动转为投资驱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等投放基础货币已经成为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本文延续上一篇的逻辑,将目光放在央行的调控框架上。既然央行是流动性的源头,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央行又是如何影响银行的信用派生行为呢?
在年之前,央行主要是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约束和利率约束进行调控,进而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这一时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