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介绍 >> 正文 >> 正文

蓝白色写别人的故事付出自己的真心我,喜

来源:框架 时间:2022/10/22

在剧集市场上,都市爱情作品是绝对的主力军,从每年上新剧集来看,都市爱情类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撑起国剧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胜率上都市爱情类也是高性价比爆款作品的集中诞生地。近日,刚刚收官的《我,喜欢你》成为都市爱情类题材的代表作品,在这部改编自网文大神蓝白色小说《终于等到你》的剧集作品中,龟毛霸总大叔、鬼马精灵萝莉两人终于得到家长祝福、修成正果,撒的糖也甜出了新高度。

三年前,这部小说就被改变成电影《喜欢你》,金城武和周冬雨因为美食结缘的爱情故事,也让《喜欢你》成为了「小妞电影」的代表。无论是多年前的电影化改编,还是今年改编的剧集,《终于等到你》无疑是网文IP影视化改编的成功案例。最近,烹小鲜联盟记者就和原著作者蓝白色深入聊了聊关于「制糖」的故事。

作家、编剧蓝白色

“刚开始提笔的时候,一切都很不确定。”

从小喜欢看小说的蓝白色,中学时就会把脑子里的一些人物和情节点记录下来,上了大学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叫「晋江原创网」的地方。彼时,她不知道网络文学流行什么题材,更不知道网络小说拼的是点击率,出于喜好,她闷头写了第一部作品《原来爱很殇》。蓝白色回忆道:“第一部作品正好踩中了当时流行的虐文潮,也积累了一些粉丝,小说快完结的时候,网站来和我聊了签约事宜,那个时候才知道了网站的签约机制。”

当第一部作品完结的时候,跃跃欲试的心情按捺不住,马上就开始了第二本小说。在生活中颇为内敛的蓝白色,在文字的世界里可以畅快表达,强烈的表达欲成为她创作的最大动力。她告诉我们:“把我的表达欲全融进我的故事,但凡我想到一个新故事,不写出来我就难受。”

于是,从年上大一开始,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里,蓝白色创作了20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打上了鲜明的「蓝白色」调。

1、靠职业翻花

从题材类型来看,蓝白色的作品基本是清一色「都市爱情」题材。喜欢把现实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从第一部作品开始,蓝白色基本就定在了都市爱情领域,都市关照当下,爱情则可以展开想象。但如何让读者不因为审美疲劳而弃文就是一个挑战了。

如何在既定的题材里求新求变?

在人物的职业背景上翻花儿,是蓝白色给出的解决方法。于是我们看到了聚焦金融圈的《步步错》,闪光灯对准娱乐圈的《假爱真做》,还有涉及网红孵化的《致姗姗来迟的你》。结交相关专业人士、在网络上收集间接经验等方法,都是蓝白色储备素材的常用方法,她告诉我们:“当初创作《致姗姗来迟的你》想到写网红孵化领域,正是因为一位朋友在做网红孵化工作。我一方面从她那儿听了不少故事,一方面自行去搜集那些头部KOL们的访谈,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

2、抓住人设、带入自我

在创作上蓝白色不喜欢重复,会有意避开以前写过的人设。其实我们在看蓝白色的作品时,垂类多元的都市爱情,不仅是职业领域的差别,更让读者记忆深刻的是她作品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对于创作,蓝白色一直觉得:“只要能找到一个特别的人设,将自己沉浸式地带入她,故事自然而然就有了。”同样是都市爱情,人物该如何塑造?

善于观察为蓝白色的创作带来不少惊喜。生活中的蓝白色是一个非常喜欢观察的人,在她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有意思的点。而将这些点提炼、糅合,再运用到创作中,作品里的人物就不仅仅是职业不同的刻板存在,他们沾染了烟火气,变得有血有肉。

3、不写悲剧

从蓝白色作品的整体风格走向来看,糖度是在不断升高的。蓝白色说:“我的创作原则就是不写悲剧。”在她看来很多事情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实现,她更愿意用文字建构一场美好。“我希望我的作品无论过程多曲折,结果都是美好的。”除了第一部作品,因为题材关系不得不虐之外,此后蓝白色的作品无论过程如何,结局都是「大圆满」风格。

《终于等到你》是蓝白色创作风格的重要转折。如果说此前是先虐后暖,那么从这部开始作品整体走上了甜宠道路。“《终于等到你》是我第一次写甜宠文,这也预示着我心态的改变。毕竟年纪越小,逆鳞越重,反倒越长大,越想着真能有个乌托邦也挺好。”

如今,网络文学从小众走向了大众,网文入口和出口也越来越大,IP改编热一波又一波兴起。高产的蓝白色也成为了较早吃IP红利的作者之一。

与古装大IP影视化的高成本投入相比,垂类多元的都市爱情故事,在IP影视化改编上本身就具有性价比优势,若原著流量基础可观,基本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基于题材、人物、文笔等优势,蓝白色的小说在IP改编市场上一直颇受欢迎。《终于等到你》改编的电影《喜欢你》和剧集《我,喜欢你》都成为市场认可的作品。聊到最近热播的《我,喜欢你》,蓝白色表示自己也会追剧,但对于IP改编,她保持着很开放的心态。在她的观念里,自己IP改编的作品只是一部「与我有关」的作品,她会像观众一样去追改编来的影视作品。

作为原著作者,蓝白色同样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输出价值。“那些除了名字和原著一样,其他和原IP压根没有关系的改编,市场检验后基本都是失败的。”从原著作者角度出发,蓝白色表示:“IP改编,不要求照搬原著,但得会巧取精华。”

如何取?蓝白色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参考:第一,原著经典结构,要取;第二,读者津津乐道的情节,要取;第三,吸引读者的人设,要取。

但IP改编也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终于等到你》是一本经历颇为坎坷的作品”。蓝白色向我们讲述了《终于等到你》艰难的改编历程,“最初这本书网文名叫《男人使用手册》,主打的就是美食与爱情。连载时,就有不少公司找到我洽谈影视改编事宜,本来这本书已经在和某家影视公司走合同了,却没想到书名被抢注了,导致购买公司放弃了。”

可能是好事多磨,在蓝白色看来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久后另一家公司找到我,他们目标明确,就是要做一部美食与爱情结合的轻喜影视化作品,而且从拟搭建的团队来看都是顶级的,《终于等到你》正是他们等待的作品。”

从结果来看,看中内容的改编确实赢得了市场,那个被看重的名字至今「杳无音讯」。

对于蓝白色来说IP改编不仅仅是收入指数级翻倍的存在,它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网文界,蓝白色算得上高产的勤快作者,但能够纯粹靠写文养活自己的网络作家实在凤毛麟角。大学毕业时,靠写网文的蓝白色面临着生存与梦想的现实选择,彼时在父母眼中网文写作还不能成为职业,于是,兼职无法释放自己的那份热爱,全职又被现实禁锢,蓝白色迷茫了,迷茫中向现实妥协了。

很快,IP时代来了。

在IP概念刚刚提出一年左右,蓝白色的小说《无爱承欢》被看中了。“我觉得那时的我挺幸运的,很快就赶上了IP改编的第一波风口。”站在风口,蓝白色的命运也发生了转变。

蓝白色的《无爱承欢》刚刚售出影视版权,不久就被推荐给了一个急需编剧的影视导演。那时,摆在蓝白色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拒绝掉电影剧本的邀约,继续朝九晚五工作,将热爱的写作当成业余爱好;要么辞掉工作,到北京去。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踏上了北漂的道路。也因为陆续售出了几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蓝白色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也有了底气专职写作。

年,改编自《无爱承欢》、由言承旭和佟丽娅主演的电视剧《恋恋不忘》和观众见面了;年,改编自其小说《步步错》、由潘玮柏和徐璐主演的《不得不爱》,改编自《终于等到你》的电影《喜欢你》先后进入观众视线。当前,除了刚收官的《我,喜欢你》,《半欢半爱》《谁许情深误浮华》《世界赠我予你》也都进入了剧本阶段。

IP改编,放大了网文作者的价值,也解决了很多优质作者「为爱发电」的生存困局,为其创造了更多跨界可能性。

“写剧本和写网文一样,都是机缘巧合开始的。”

年的那次抉择,蓝白色加入了北漂一族,但初到北京他获得了一个新身份——编剧。那是蓝白色第一次接触剧本,因为不懂行,写剧本根本挣不了钱。因此,初跨编剧界,她只能靠写小说的自己养着写剧本的自己,然后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几年的积累,如今蓝白色也有了自己的编剧工作室,结构和人员都很简单,以团队形式接剧本项目。

网文作者or职业编剧?

在蓝白色看来这两个身份确实是不同的。“作家是个人化表达,很像画画,需要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编剧创作则是去个人化的,它更像盖房子,编剧更像一个工程师而非设计师,需要先搭框架,再一砖一瓦往框架里添。一部剧本的最终成品需要经历反复修改,是包括编剧、导演、责编在内的团队的表达,而非个人的表达。”

蓝白色坦言:“网文作者跨界编剧其实是有先天优势的。”

第一,从内容题材角度来看,网文的题材革新总体上快于影视圈,一个正当红的网文题材,一般情况下也要几年后才会在剧集市场看到,网文作者跨界编剧,本身自带对于新题材革新的敏感度。

第二,从起点来看,专职编剧从入行之初大多是跟着前辈老师写项目,入行几年后甚至都不曾完整写过一整部作品,但作者在跨界编剧之前,已经有了完整创作作品的经验,优质作者的IP作品也已经得到过市场的认可,从宏观架构能力和市场基础来看,网文知名作者跨界编剧可能更容易接到项目,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但这两个身份又是可以统一的。从创作方式来看,作家和编剧同样是文字创作,文字的表达建构能力同样重要。

其实,无论是网文作者,还是影视编剧,身为内容创作者,都逃不开「内容为王」的规律。在蓝白色看来,创作其实很难有具体方法论可遵循,不变的唯有付出真心,于是在她数次变更的简介里,我们始终能看到一句不变的话——「写别人的故事付出自己的真心」。

将表达欲融进生活,蓝白色笔下美好的「都市爱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积极面;IP改编,不仅改变了蓝白色的人生轨迹,也让影视行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活水;跨界编剧,能够体验不一样的创作乐趣。

但作为内容创作者,蓝白色和很多内容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内容能够创造价值,成为爆款。「爆款」内容打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求,“「爆」在影视圈是个「玄学」,但用心做一个作品而不把它当一个行活,这是必备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