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框架 >> 框架发展 >> 正文 >> 正文

bosie刘光耀成吉思汗或是袁隆平,新消

来源:框架 时间:2022/6/16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疫情反复、大的资本和流量红利消退,平台规则不断清晰……新品牌接下来的机会和出路在哪里?是今天行业最为关切的话题。

近日,浪潮新消费品牌新志联合一线机构和优秀品牌在线上举办了《新品牌破局峰会》,在这场春季大争鸣中,加华资本、花点时间、bosie、源氏木语、大眼睛买买买等12位企业创始人,从资本转向、供应链创新、极致产品、品牌哲学、渠道融合等维度,深度拆解了当下复杂的形势和新品牌的进击之道。

这次峰会也引起了行业强烈的反响,两天8个多小时共有超过6万人次参与,数千人次评论和互动,是一次行业重要节点的价值共创和方向开拓。

其中,bosie创始人刘光耀基于过去三四年的创业反思,从一个相对感性的视角非常走心地分享了自己对于新品牌所面临的困境和出路的哲学思考。

bosie创始人刘光耀

今天的整个竞争环境让新品牌变得很不冷静,做了很多脱离商业本质的事情。导致很多品牌可能是大而不美、快而不精、虚胖浮肿,甚至是竭泽而渔。

当潮水退去,面对“外部资本收缩而消费疲软,内部五脏俱全却羽翼未丰”,新品牌如何寻找未来的出路?

“我最近这一年以来最深刻的反思,一家公司或一个创始人,‘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我们的立场到底是什么?是公司的飞黄腾达,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还是让我们的用户心满意足?”

刘光耀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特性,类比了新品牌和传统品牌在理念上的差异,在他看来,过去很多品牌所追求的“大”,以及所谓的“天花板”和激进的增长策略,更多还是在追求成吉思汗式的征服感,“王钺一挥,伏尸万里”。

但这种结果未必“大”,也未必“久”,更不可能“美”和“精”,反而把问题想得小一点,比如把产品钻研到极致,像袁隆平研究水稻一样研究一辈子,用一种“拯救”和“钻研”的思维来取代“征服”和“增长”的策略,可能终局会更宏大。

截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创业者共享!

分享

刘光耀

整理

陈文曦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在浪潮这里分享了一点过去的教训和经验,当时的主题是《通往朝圣之路》,讲了线下零售对于品牌的重要性。

比较讽刺的是,一年过去了,线下零售变得越来越艰难,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三四年里自己的一些反思。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太阳照常升起》,内容有些务虚,但我觉得这六个字是我自己的心声,是我对未来非常坚定的期望。

01

长夜未明,中国消费行业面临的三重伤害

首先讲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宏观背景,我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长夜”。

第一,这个夜真的非常黑。目前外部环境的很多因素都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这种不利在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都非常罕见。

第二,这个夜也很长。因为这是一轮新的周期,这轮周期目前来看已经持续了接近三年的时间,未来会更长,可能是5-10年。

长夜的背后有“三杀”:战争、瘟疫和萧条,这三件事在这一两年内不约而同地出现。

首先是全球经济,经济不能说一定会下行,但至少继续增长是缺乏显著驱动力的。

这是全球面临的困局,经济向上的压力非常大,没有看到像十年前移动互联网这些底层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没有看到新的宏观增长红利。

其次是国际形势。

就在一个月前,我们还觉得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很快俄乌战争的爆发让我们都非常紧张,甚至觉得有没有可能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复杂的国际形势可能会造成世界大国阵营的动荡,我不是国际政治方面的专家,具体情况不好分析,但至少能确定一件事情,就是目前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已不如过去二十年。

不管是对大型跨国集团、本国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就是疫情。目前来看,国内还不太可能很快恢复到疫情前的经济状况,疫情的阴霾未来会持续笼罩在我们头上。

所以这三重伤害使目前的消费品行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用两句话概括,就是“外部资本收缩而消费疲软,内部五脏俱全却羽翼未丰”。

什么意思呢?公司增加现金流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靠股权融资,尤其对于创业公司和新品牌;二是靠出售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获得收入。

这两块目前都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

对于品牌来讲,这些外部因素我们改变不了,内部的情况却更加复杂。

所谓“五脏俱全”,就是新公司非常喜欢什么都做,“羽翼未丰”就是哪块可能都做不好,存在很多通病。

以我们公司为例,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个很失败的CEO,因为我们搭了很多框架,这个框架很全,但实际上不管是一些基础运营还是精细化管理都做得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面临外部的不利环境时,就会把内部的弱点全都暴露出来。未来的出路,我认为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下寻找答案。

02

做成吉思汗还是袁隆平,新品牌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消费是经济的外显,从历史上看,消费和整个经济模式的演变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希望从历史来看,有没有一些我们初创公司可以参考的成熟模板或范式。

我在这里举了两个历史人物的例:成吉思汗和袁隆平,这两个人其实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

我把这两种经济模式做了个简单的类比,从中总结出今天新消费品牌共同面临的一些困境。

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几个关键的社会领域中,态度和观点有非常大的差异。

游牧民族简单来讲就是非常流动,有草的土地就希望可以自由使用,而且很喜欢战争,因为可以抢夺财富,同时产品很单一,所以必须要和别人交换生活资源。

但农耕民族就相反,生活相对比较固定,更喜欢气候好的、土壤肥沃的地域,所以他会放弃很多不利耕种的蛮荒之地,对战争的态度也很反感。

但农耕民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专业化军队的能力非常强,军事技术相对更发达,但是它成本很高,战争就会使生活质量下降。

而且农耕民族肯定更有钱,为什么地主有余粮?因为他有地,地上长出了粮食,粮食可以存起来,所以产品可以自给自足。

在这个对比的基础上,我把今天的新消费品牌和一些相对成熟的传统品牌也做了类似的对比。

我发现新消费品牌和传统品牌的差异,其实也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差异的影射,我们可以拿一套术语翻译器来翻译一下。

对于一个品牌来讲,生产模式就是它的商业模式或品牌定位,它对于土地的欲望就是它想进攻的目标市场。

对战争的态度就是怎么在这个市场里面战胜竞争对手,财富现状就是它的品牌资产,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对外关系就是外部合作资源关系,包括外部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如果用这套术语翻译器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刚才的特点翻译过来,可以看到新消费品牌和传统品牌基本是一一对应的。

新消费品牌的商业模式和品牌定位经常调整和更换,而且受市场风向的影响很大。

比如今天某个品类火了,大家就一拥而上,明天不火了,那么原来做那些品类的玩家手上有钱和好的团队,就去换另外一批品类,所以就会出现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不聚焦、不清晰的问题。

而传统消费品牌就相对更准确和稳定,它会在既有品类上做非常持久地深耕,这就决定了传统消费品牌在这个领域内的品类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我们描述目标市场时用一个词叫“天花板”,这个词在过去是创业者和投资人提及频率非常高的词,我们希望品牌越大越好,10亿美金太小了,最好做出百亿甚至千亿美金的公司。

实际上“天花板”是新消费品牌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